
米歇尔·布凯 (1925) Michel Bouquet
1925年11月6日,米歇尔·布凯出生于巴黎第14区。他的父亲乔治·布凯是一战老兵和酿酒师,而母亲玛丽是一位女帽商。他有三个哥哥:乔治、贝尔纳和塞尔日。米歇尔的父亲在他的生活中一直是个模糊的人物:由于深受战争影响,他很少说话,与儿子们的关系非常疏远。7岁时,米歇尔被送到“费内隆私立天主教学校”,这是一所位于沃茹尔17世纪狩猎小屋内的寄宿天主教学校。他将一生对这段时期抱有非常不愉快的记忆,形容其为“七年的黑暗与孤独”。习惯于因荒谬的原因(例如以一种据称是无理的方式交叉双臂)而受到体罚或其他残酷而不寻常的惩罚,并被更年长的男孩欺负,米歇尔选择闭门自守,梦想远离学校的令人兴奋的不寻常冒险。这种生活方式帮助他发展出标志性的内化表演风格。他憎恶学习,却喜欢被关禁闭,因为这样他就不必与其他男孩交往:成年后的布凯后来称自己年轻时是“一个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甜美孩子”。1939年,米歇尔回家过暑假,带着一张成绩平平的学校成绩单。然而,他再也没有返回寄宿学校,因为法国和英国于9月3日对德国宣战。老乔治立即被派往前线,随后在波美拉尼亚被俘。贝尔纳也参战了,而小乔治则早已被送往迦太基的一所宗教学校。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玛丽很快决定与剩下的两个儿子一起搬到里昂。他们搬到了米歇尔的姑姑玛格丽特家。玛丽不想成为嫂子的负担,于是督促儿子们找点工作做。米歇尔在一家面包店成了跑腿男孩:在寄宿学校的磨练下,他现在感到准备好帮助母亲面对生活的困苦并抚养家庭。当法德签署停战协定时,玛丽和她的儿子返回了巴黎。在此期间,米歇尔尝试了几个新工作,包括仓库管理员、牙科实验室技术员和银行送货员。然而,他很快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使命。玛丽是一个剧院爱好者,习惯带米歇尔看歌剧、喜歌剧或经典戏剧。当他看到传奇的法兰西喜剧院的演员莫里斯·埃斯康德在《十五夫人》中扮演路易十五时,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想成为一名演员。于是,1943年5月,他决定在电话簿上找到埃斯康德的地址,并在一个星期天早晨,趁玛丽去教堂时拜访他。年轻的布凯自我介绍给演员,告诉他自己想在舞台上工作。埃斯康德问他是否记住了一段台词来背诵。米歇尔尝试了《西拉诺》的鼻子独白,但戏剧老手问他是否没学其他更符合他外貌的作品。于是,他改为背诵阿尔弗雷德·德·缪塞的《十二月之夜》中几句诗句。听了几句后,埃斯康德意识到站在他面前的年轻人拥有极大的天赋,并立即决定带他到爱德华七世剧院的其中一堂课上。在那里,米歇尔被允许在满屋子的人面前完成《十二月之夜》的独白。许多学生带着冷漠的神情准备离开课堂,但埃斯康德斥责他们,告诉他们应该更好地聆听米歇尔并向他学习。尽管感动到流泪,米歇尔还是完成了他的作品。伟大的莫里斯·埃斯康德称他为演员。在课堂结束时,埃斯康德把米歇尔带回家,劝玛丽让他追求舞台事业。
布凯开始学习许多重要剧本的场景,以便被巴黎音乐学院(CNSAD)录取。当考试日在奥德翁剧院最终到来时,他已经知道300个学生中只有7个会被录取。为了他的考试,他学习了阿尔弗雷德·德·维尼的《查特顿》独白以及雅克·科波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斯梅尔迪亚科夫的一段对话。同一天,还有另一个人在同一个评审团前试镜:他是一个穿着骆驼毛衣的优雅年轻人,在布凯眼中拥有某种类似加里·库珀的魅力。他是即将成为传奇的杰拉尔·菲利普,已经在著名舞台作品中出场并完成了他的首个电影角色《鲜花码头的小女孩》(1944)。他将表演缪塞的《芳塔西奥》中的片段。布凯立即注意到菲利普展示了一种自信的感觉,这是他自己一直缺乏的,因为他对自己的外貌(当时很瘦)和文化背景(很普通)有很多疑虑。在考试中,菲利普和布凯分别以第六和第七名通过了考试。米歇尔甚至记不起在他们之前被录取的五个学生是谁,因为他们的职业生涯从未有任何起色。他成了舞台成就斐然的女演员贝娅特丽克斯·杜桑的学生,她听说了一些关于他的好事,并用尽她的权利来让他被录取。
布凯的第一个舞台角色是在莫里哀的《伪君子》中饰演达米斯,以及在罗曼·罗兰的《丹东》中饰演罗伯斯庇尔。考虑到莫里哀是他将永远与之最为紧密联系的作家,以及他将在未来多次扮演“不可腐蚀者”,这些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有趣且具有指示意义的起点。在出演了《第一步》和《忒修斯的旅行》后,他进行了第一次重要的职业遭遇:作家兼剧作家阿尔贝·加缪在“欧登剧院”见证了他的诸多试镜,对他的表演技能印象深刻,从而为即将制作的《卡利古拉》提供了斯西皮欧一角,该剧由菲利普主演。布凯表示只能演30场,因为他已经签约在尚·梅耶执导的《拉·塞莱斯汀》制作中出现。加缪接受了他的条件,因为他非常想让他扮演这个角色。《卡利古拉》是菲利普与布凯的唯一合作,但米歇尔后来经常观看热拉尔的演出,并始终对他表现出极大的钦佩,并对他们的关系有着十分美好的回忆。布凯接下来的舞台演出包括由安德烈·巴尔萨克执导的三部让·阿努伊的剧作(他曾亲自向作者推荐过布凯):灵感来自莎士比亚、取得了中等成功的《罗密欧与让娜特》、《桑利的约会》以及《城堡的邀请》。在第一个剧目中,布凯为舞台传奇人物让·维拉尔和玛利亚·卡萨雷斯提供了支持,《战斗报》的评论家写道,他在整个演员阵容中鹤立鸡群。尽管对米歇尔关于剧本节奏的负面评论最初感到恼火,但阿努伊在很多其他场合与这位演员合作。在以不为人知的《犯罪旅》(1947)作为刺客的银幕首演后,布凯在广受好评的《文森先生》(1947)中饰演了一名结核病患者,该影片由这位作家编写剧本。几年后,他在另一部由阿努伊撰写的电影中找到了第一部令人难忘的银幕角色:在暗示性和富有氛围的《白爪》(1949)中饰演扭曲但内心不邪恶的主角兄弟莫里斯,这是才华横溢但常被忽视的让·格雷米永的又一部杰出作品。当他的角色首次在夜间码头出现时,人们已经能感受到这位瘦削年轻演员身上仿佛让·路易·巴拉奥那样的伟大主角魅力。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布凯仍然记得这一角色是他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同年,他出现在亨利-乔治·克鲁佐的《玛侬》(1949)中,但被塞西尔·奥布里的演绎削弱了主角的魅力。
在40年代剩余的时间里和整个50年代,布盖主要是与阿努伊、加缪以及他以前的《罗密欧与珍妮特》联合主演角色让·维拉尔在舞台上合作,维拉尔执导了他在几部制作中的表现,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饰演哈耳王子)和《理查二世》(饰演奥梅尔公爵),莫里哀的《唐璜》(饰演皮埃罗)和格奥尔格·毕希纳的《丹东之死》(饰演另一位法国大革命的杰出人物圣茹斯特)。布盖非常欣赏维拉尔,因为他有挑选演员的才华。他实际上认为演员的导演应该具备发现人才的敏锐目光和将合适的人选到合适角色的技巧,但导演的贡献应到此为止。他不喜欢导演告诉他如何演一个角色或试图将角色观强加于他的看法。而与维拉尔合作时,这种情况从未发生。阿努伊在1956年为布盖写了另一个伟大的角色:《可怜比托斯或贱民之宴》的主角。比托斯是战后法国的一个小政客,想要获得权力,即使他没有得到它的手段。由于布盖曾表达过想再次扮演“正直者”的兴趣,作者专门为他创造了这个角色。1951年,布盖还被看到在阿努伊执导的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两枚紫色硬币》(1951)中,饰演丹妮·罗宾的机会主义兄弟(又称莫里斯),这是一部(主要)反资产阶级的戏剧。他在这一时期的其他电影角色包括在改编自大仲马的《内斯尔塔》(1955)中饰演的愚昧国王路易十世,以及在罗密·施耐德主演的《卡蒂亚》(1959)中饰演的俄罗斯革命者。他还借出他那惊人的声音参与朗诵阿兰·雷乃倍受赞誉的大屠杀纪录片《夜与雾》(1956)。在巴黎的舞台上,他尝试了导演:首先是《查特顿》的制作(他与当时的妻子阿丽亚娜·博尔格共同演出),然后是萧伯纳的《心碎之屋》重演(博尔格是联合导演)。这些节目没有得到赞扬,他再也没有尝试走这条路。在电视上,他终于在1957年的斯特里奥·洛伦兹历史系列《摄像机探索时间》中再次扮演罗伯斯庇尔。该节目聚焦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审判,因此布盖的银幕时间有限,但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他是这个复杂的法国政治家的终极体现。布盖一直对这个角色充满兴趣,想象他因为可能觉得自己没有米拉波的狡诈或丹东的演说技巧,并知道在那些时代中每个人都是可被舍弃的而经常处于一个极大的痛苦和焦虑的状态中。与这位“正直者”在他短暂而动荡的一生中所经历的感受产生共鸣,布盖塑造了一个全面且恰如其分的不可捉摸的人物,找到了不动声色的掩饰与角色神经质本质之间的完美平衡。此外,在洛伦兹的节目中,他在另外两次亮相中分别扮演了命运多舛的查理一世国王和拿破仑的监护人哈德森·洛乌爵士。
花束的电影生涯已经全面起飞,在1970年至1971年间,他找到了几个真正展示他才能的角色。他在《Un condé》(1970)中扮演了一名无情的督察,为搭档之死复仇,并在Jean-Paul Belmondo和Alain Delon合作的《Borsalino》(1970)中扮演了一名黑帮律师(尽管他的角色在电影首次发行时大部分被剪辑室删除,这让他对商业电影非常不信任)。一年后,他在Harry Kümel的作者恐怖片《Malpertuis》(1971)中饰演了一个奸诈的谄媚者,并在另一部杰出的复仇电影《Comptes à rebours》(1971)中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角色。这部电影以Serge Reggiani的角色为中心,他是个罪犯,在出狱后计划对背叛他的前同伙进行报复。壮观的配角阵容包括Bouquet、Jeanne Moreau、Simone Signoret和Charles Vanel。Michel在整部电影中扮演一只眼的反派角色,总是穿着黑色,与Reggiani进行心灵棋局。《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中的相似之处非常明显,加上Moreau和Bouquet的存在尤为明显。Michel通过在两部电视版的莫里哀戏剧中表现出色,为这一年画上了圆满句号,《伪君子》(1971)(在那里他与德尔菲娜·赛里格配合得天衣无缝)和《情场医生》(1971),并在他的最佳电影角色之一《午夜之前的清算》(1971)中出演查尔斯·马森。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导演对人类心灵中隐藏的扭曲、黑暗冲动的最深刻和最复杂的反思,因为压抑的资产阶级查尔斯毫无理由地杀死了他的情人。Bouquet在这个角色中非常迷人,占据了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每一刻的折磨,并完美地跟随他的内心路径(从他的罪恶感到他渴望被惩罚):所有这些都以最微妙、最不炫耀的方式进行。作为他的妻子Hélène,Audran在片中几乎一无所为:在Bouquet向她坦白罪行的场景中,Chabrol只是从她背后拍摄她的反应(因此解除了她的任何表演职责),而当他发表关于他希望赎罪的惊心动魄的最后独白时,她只是冷静地听着,只是在他宣布打算自首时才把手放在嘴上。《午夜之前的清算》直到1973年才在英国上映,而BAFTA通过无视Bouquet的表现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却因为她在《资产阶级的隐秘魅力》(1972)中的支持角色给Audran授予最佳女演员奖(她在那其中是最没有才华的主要演员)。
受到最近电影作品质量的激励,Bouquet 从舞台上休息了 5 年(这是他最长的一次),以拍摄更多的电影。不幸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找到的大部分角色完全与他的才能不相称:《问候……周一见》(1974)(米歇尔·奥迪亚尔几次失败的导演尝试之一)尤其平淡无奇。娜丁·特兰蒂尼昂的《禁止知道》(1973)汇集了 Bouquet、让-路易·特兰蒂尼昂、伯纳黛特·拉方、朱丽叶·贝尔托和查尔斯·丹纳等精彩演员,却未能对任何一个角色进行有趣的利用。很明显米歇尔意识到事情不能继续这样下去,这也是他这么快回到戏剧界的原因。他在 70 年代的其他突出的电影角色包括与德龙和让·加宾一起在《两个城市的人》(1973)中饰演一名可憎的警察,在《玩具》(1976)中饰演一个无情的报纸主任和无情的父亲,在《文森特把驴子放在田野里》(1975)中饰演一个假装失明的雕塑家,特别是在阿兰·科尔诺奇怪但最终引人入胜的科幻作品《法国匿名社会》(1974)中饰演一个毒枭。尽管他一直公开宣传自己缺乏运动才能,但他在后者中展示了出色的身体表演。他也开始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小屏幕上,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为他提供了两个特别令人难忘的表演的机会。第一个是1978年在《夜巡》中饰演画家伦勃朗·梵·莱因。第二个是在巴尔扎克改编的《图尔的牧师》(1980)中饰演背叛的特鲁贝修道院,这个卑鄙的男人在狡黠的苏珊·弗隆的帮助下毁了让·卡尔梅的被动主角的生活。他还出演了《革命之夜》(1989)(这是一部设定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小型剧集),并在1984年版的《圣诞颂歌》中饰演埃比尼泽·斯克鲁奇,凭借他的表演赢得了法国艾美奖。他在80年代的戏剧作品包括在《守财奴》中饰演阿巴贡,并引来了“谁没有看过 Bouquet 的《守财奴》,就没看过《守财奴》”的评论,还出现在由夏布罗尔执导的斯特林堡的《死亡之舞》的制作中,该作品后来被拍成了电影。他与妻子合作的《麦克白》的舞台剧非常不成功,因此他告别了莎士比亚作品。Bouquet那个十年最重要的电影成就是在罗伯特·霍西因的《悲惨世界》(1982)中扮演不朽的角色——警探沙威(该作品以四部分迷你剧和电影的形式发布)。尽管这个版本(就像几乎每个版本一样)未能完全公正地呈现雨果小说的精神,但主要角色的表演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从里诺·文图拉对冉阿让的诠释到让·卡尔梅获得凯撒奖的德纳迪埃表演,当然还有 Bouquet 被称为“沙威之王”的登顶。米歇尔拥有查尔斯·劳顿在1935年电影中缺少的角色体态,比汉斯·欣里奇和罗伯特·牛顿在他们各自的表演中更为微妙,比安东尼·珀金斯和杰弗里·拉什在他们的平庸载具中拥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将他的作品与拉塞尔·克罗在2012年音乐剧中的演技/歌唱表演相比较几乎是残酷的。很多法国人严格���将 Bouquet 与这个角色联系在一起。80年代他第二个最显著的电影角色是在夏布罗尔节奏缓慢且结构不良的《醋鸡》(1985)中饰演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公证人,这是让·普瓦雷第一次作为检察官拉瓦尔丹出场。除了演戏之外,Bouquet 在那些年忙于在法国国立高等戏剧艺术学院教授工艺。尽管他的学历不高,但在几十年间,他逐渐成为一个极其有文化的人,旅行频繁,对文学、音乐和具象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是这些兴趣也使他在多个场合中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家。
在90年代,布凯很少出现在大银幕上,但每次出现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991年,他在备受赞誉的《玩具总动员》(1991)中饰演了老年时代的主角。电影一开始,小托马斯通过幻想一个过着各种激动人心冒险生活的另一个自我(这点让人联想到米歇尔童年时的经历)来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最终他变成了一个不快乐、心灰意冷的人,准备做出最极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来与人生宿敌一决高下。布凯还为饰演成年时代较年轻自己的演员乔·德·巴克配音。他的表演帮助他巩固了作为欧洲电影关键人物的地位,并赢得了EFA(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他还在科尔诺的最佳电影《都是为了世界》(1991)中饰演画家劳宾·博金,而在1993年,他为夏布罗尔制作的精良纪录片《维希之眼》(1993)(这是一部最初在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播出的官方新闻简报的合集)进行讲解。布凯这一时期的戏剧亮点包括首次在尤金·尤内斯科的《国王退隐》中扮演国王贝兰热一世(他对这个角色的演绎是他最为人称道的成功之一)并在贝尔特朗·布利尔的《小排骨》中与伟大的菲利普·诺瓦雷特同台表演。他在这部剧中的表演为他赢得了他的首个莫里哀奖(1987年设立的法国著名戏剧奖)。
甚至更伟大的事情在2000年代等待着布凯:他接受了很少的角色,但它们是任何演员都梦寐以求的最好角色。看到《Les Côtelettes》的巴黎舞台演出后,意大利小说家兼偶尔导演罗伯托·安多选择他在非常有趣的电影《亲王的手稿》(2000)中扮演作家汤马斯·迪·兰佩杜萨的角色。现在已达到他的演技技巧和成熟度的顶峰,布凯给出了一系列绝对重要的表演中的第一次。尽管他有些遗憾未能在角色中选用意大利演员,但安多表示,他不能想象由其他任何人来扮演兰佩杜萨的角色。
2001年,布凯在安娜·方丹卓越的电影《我如何杀了我爸爸》(2001)中获赋复杂的多维角色,饰演疏远的父亲莫里斯。米歇尔非常理解他自己的角色与查尔斯·柏林的苦涩儿子之间的中心关系,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与自己的父亲之间的关系,而他在父亲去世很久后开始与他有了一些亲近感。在方丹的导演启发下(他认为她教会了他对角色更放松的处理方式),这位演员赋予了一个相当阴险但最终非常感人的形象。76岁时,他首次被提名凯撒奖并获得它。
2003年,布里尔将他的舞台成功转为主要电影《Les côtelettes》(2003)并重新选择诺雷和布凯在原来的角色中,一个有排便困难的人和一个必须帮助他的人物。尽管电影是矫饰的并且常常越界,但这两位演技巨头的核心表演值得品味。米歇尔的下一次电影亮相是在《下午的安德斯玛先生》(2004)中饰演标题角色,这是一部以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命名的改编作品。他已经熟悉这一文本,但总觉得它有些不明确,尽管印象深刻。然而,当他阅读到由电影导演米歇尔·波尔特编写的剧本时,他在深入理解故事的意义方面遇到了更少的困难,米歇尔·波尔特的职业生涯始于担任杜拉斯本人在《巴克斯特,维拉·巴克斯特》(1977)中的第二助理导演。
电影讲述了刚为女儿买房的安德斯玛先生等待从未出现的神秘商人米歇尔·阿尔克到来的故事。这个神秘人物可以被解释为许多事物的象征:布凯将其视为死亡的使者,因为他想象安德斯玛先生的下午是他的最后一次。演员拥有作为典型杜拉斯主角的重要特征,多面性、内向性,拥有无瑕的发音和成千上万种声音的变化,这是赋予这位伟大作家感人的、文学化的对话行之必需的力量。在米乌-米乌饰演米歇尔·阿尔克的妻子的出色协助下,他给出了他最动人的表演之一,并且似乎遵循了最近的一种模式:他所有的最新电影似乎都涉及生命终结的主题,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方式。当他接下来出现在《三月田园漫步者》(2005)中时,他延续了这一传统,饰演米特朗总统,当死亡逼近他时。作为一部格外优秀的传记片,影片展示了米特朗的私人层面和不同形象,因此布凯实际上不必迎合人们对总统普遍的印象:因此,他成功地给出了一种非常复杂和吸引人的描绘,反对这种电影通常预料的纯粹模仿和演技才华的演练。他再次打动人心,再次获得凯撒奖提名,并再次获胜。
在取得这一新胜利后,布凯对电影角色越来越挑剔,基本上拒绝了送给他的每个剧本。如同方丹女士和波尔特女士的情况,这次是由瑞士女演员斯蒂芬妮·舒亚特和维罗妮克·雷蒙德组成的两人导演团队再次获得他的关注。最终设法找到了布凯的电话号码(他没有代理人),这两位女士在她们的首部长片《小房间》(2010)中为他提供了主要男性角色,布凯非常喜爱这部影片的剧本,并对这么年轻的女士们能写出这样一个关于老年美丽反思的故事感到惊讶。因此,他演绎了埃德蒙的角色,一个悲伤、孤独的男人,他被儿子忽视,并逐渐与护理员(由弗洛伦斯·洛雷特·凯尔饰演)建立了温暖的关系。他再次倾注身心于一个旨在给予普通人最后日在地球上尊严的项目。
在这十年的过程中,布凯还坚持勤奋地从事舞台工作,特别是在由雅克斯·韦雷尔执导的《国王离场》、《想象的病人》和《吝啬鬼》的复排中。他在前两部中受到妻子朱丽叶的极好支持,并被拍成电影。他在尤涅斯科的剧作中作为贝伦格尔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表演将永远帮助那些从未有幸在舞台上看到他的人理解作为一个戏剧演员他有多么的千变万化。他因在这一制作中的工作获得了他的第二个莫里埃奖。
布克晚年银幕生涯的一个亮点是他在《雷诺阿》(2012)中饰演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一角,该片讲述了这位伟大画家与他未来成为电影天才的儿子让之间的关系。米歇尔认为吉尔·布多的剧本具有讨论一些相当晦涩主题所需的优雅。他一直认为绘画是最崇高的艺术,并且在研究雷诺阿角色时,尤其能与其“浸没于自然”的一面产生共鸣。尽管影片并未如所期望的那样将重点放在布克身上,但它仍为这位伟大的戏剧演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并让他第三次获得凯撒最佳男演员提名。
布克对舞台活动的投入,几乎无法在演员未来几代中找到相应的匹配,他把它当作一种神圣的道路来接近,仿佛是某种使命(他的戏剧学生法布里斯·鲁基尼确实将他比作修士)。他首次宣布2011年从剧院界退休,但没能信守诺言,因为他与剧院整体尤其是《国王离场》的联系实在太过强烈:2013年,他在著名的拉马图埃勒节期间特别演出了这部戏,2014年初,又将该剧重新带回巴黎舞台上限时上演。他后来在罗纳德·哈伍德的作品中饰演指挥家与作曲家威廉·福特文格勒,再次赢得众多赞赏,并获得了最后一次莫利埃提名,曾表示自己永不退出舞台。他的最后一个剧场角色是米歇尔·福执导的新制作《伪君子》中的奥尔贡,福也是他的仰慕者之一,同时扮演曾是布克定义性角色的剧名角色:该剧的市场推广主要围绕布克的传奇人物,而水晶地球奖再次授予他2017年的最佳舞台演员奖,再次证明了他在巴黎舞台生活中的常青角色。2018年底,布克被宣布将在戏剧《爱德华·爱因斯坦的箱子》中饰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角,聚焦于这位伟大科学家与患有精神分裂症儿子的关系。然而,他很快从项目中退出,并最终宣布这次将正式从舞台上退休,称他感到过于疲惫,缺乏应对这一新挑战所需的能量,后来补充说他已经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米歇尔·布克于2022年4月13日平静去世:有趣的是,那年正值莫利埃诞生四百周年。到那时,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并受到无数法国艺术界和政治界领导人物自豪且亲切的致意。大多数人会说,他完全有权利像很少人一样满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大概这一代演员中没有其他人能在新千年中找到同样令人难忘的电影角色。从1944年至2017年期间,他每年至少出演过一部戏(期间几乎没有间断),他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简历之一。能像他一样得到公众、评论家及同行的尊重者不多。不过,这位大师级的戏剧演员本身从来不是那种想当然的人:在他生命的早期,他曾提到,他想象自己的演员生涯大部分是一种训练,直到最后一幕,他可以很好地扮演几个角色。然而,考虑到他即便在结束时仍能令人满意地刻画出多个角色,这些角色标志了他最受赞誉的胜利之一——如他扮演超过800次的国王伯兰杰角色——可以合理乐观地想象,到那时,米歇尔·布克将不再脱离他长期以来被赋予的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感:他终于完成了一个他这样的敬业演员所能做到的一切,留下了不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他对自己职业的重视和愿景的遗产。
国王可能已从我们的舞台上退出,但他戴着他应得的皇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