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赫利

艾琳·赫利 (1918)
Eileen Herlie

演员

这位充满活力的苏格兰演员在其长达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仅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以从寻找爱情的帽店女主人艾琳·马洛伊到哈姆雷特的母亲王后葛楚德等角色点亮百老汇舞台,还征服了电视市场,令白天观众着迷。她不仅与苏珊·卢西(Susan Lucci)饰演的艾丽卡·凯恩角色对抗(后来成为她的代理母亲),还在经典��皂剧《我们所有的孩子们》(1970)中向其他臭名昭著的派恩谷角色发布直截了当的道德课程。

艾琳·赫利 (Eileen Herlie) 于1918年3月8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她的父亲是天主教徒,母亲是新教徒。她在与苏格兰国家演员团学习和表演多年后,将自己运送到英格兰,在那里她与已故的著名导演泰隆·格思里 (Tyrone Guthrie) 成为专业伙伴。1938年,她以《甜芦荟》正式登上舞台,随后在《丽贝卡》(1942)、《佩格的心》(1943)、《小狐狸》(1944)、《约翰·加布里埃尔·博克曼》(1944)、《第二任谭克雷夫人》(1944)、《丑闻学校》(1945)和《安娜·克里斯蒂》(1945)等剧中进步较快,并于1945年底在《哈姆雷特》中以葛楚德王后的强势表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的电影处女作是与玛格丽特·洛克伍德和丹尼斯·普莱斯配合的《饥饿山》(1947),但她的巨大突破是在劳伦斯·奥利弗将她选为电影改编版《哈姆雷特》(1948)中的母亲葛楚德女王时实现的——即使艾琳比奥利佛年轻11岁,后者凭借其在片中出色的演出获得奥斯卡奖。多年后,艾琳再次在1964年理查德·伯顿主演的百老汇制作《哈姆雷特》中饰演葛楚德,并在1964年该片的电影版本中赢得了赞誉。令人惊讶的是,在与奥利弗合作取得初步成功后,艾琳在影片中很少露面。相反,她忠于她的初恋——剧院。尽管她在影片中如《号角天使》(1950)、《吉尔伯特与苏利文的故事》(1953)、《生命是美好的!》(1953)、为了更好,为了更糟(1954)、《她没有说不》(1958)和《弗洛伊德》(1962)中有出色演出,她发现自己在戏剧舞台上获得了更具回报性的角色,并因在《雄鹰有两个头》(1946)、《美狄亚》(1948)(主角)、《世界之道》(1953)和《维尼斯守护者》(1953)中的表演获得了艳羡的赞誉。

这位勇敢无畏、红发似火的苏格兰女子于1955年在百老汇首次亮相,饰演《红颜媒婆》中极为成功的制帽店老板艾琳·莫洛伊,与鲁思·戈登(Ruth Gordon)饰演的多莉·莱维一起出演。艾琳还出现在纽约的音乐剧中,与杰基·格里森(Jackie Gleason)共同主演怀旧的《带我一起走》(1960),这为她赢得了托尼奖提名,并与雷·鲍尔杰(Ray Bolger)一起出演《全美》(1962)。此外,她还参与彼得·乌斯蒂诺夫的两部戏剧(《摄影结束》(1963)和《半路上树》(1967)),并继续以经典的皇室风格在《皇家婚姻》(1973)中饰演玛丽女王,与乔治·格里扎德饰演的爱德华八世。她在一年前在电视电影版本中饰演同一角色,与理查德·张伯伦饰演的退位国王爱德华和费·唐娜薇饰演的情妇沃利斯·辛普森对戏。艾琳的最后一个舞台角色是在芝加哥的《大塞巴斯蒂安》(1974)中,与维尔纳·克莱姆佩勒共同主演,她的最后一部电影角色是在契诃夫的《海鸥》(1968)中扮演重要角色,由西德尼·吕美特导演,卡司包括西蒙·西格诺雷、凡妮莎·雷德格瑞夫、大卫·沃纳和詹姆斯·梅森等。

1976年,赫利做出了转向日间电视剧的长期永久性转变。作为嗓音浑厚、丰满身材的表演者,Mythe Lum Fargate后来修饰得恰到好处,并经营一家别致的精品店,在《我们所有的孩子们》(1970)中,她的直接率真、坚定的正直、咸味的舌头和金子般的心使她成为派恩谷最受欢迎的居民之一。她在这个城镇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时光。

离婚两次且无子女,艾琳于2008年10月8日因肺炎并发症去世,享年90岁。这位坚强的女演员几乎一直演到最后一次,她最后一次演出她的《我们所有的孩子们》角色是在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