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加·巴古拉诺娃 (1893) Olga Baclanova
奥尔加·弗拉基米罗夫娜·巴克拉诺娃(Olga Vladimirovna Baklanova),是弗拉基米尔·巴克拉诺夫(Vladimir Baklanoff)和妻子亚历山德拉的六个孩子之一,在早期有声电影中被称为“俄罗斯母豹”,于1893年8月19日出生。她在莫斯科切尔尼亚夫斯基学院(Cherniavsky Institute)毕业,之后于1912年19岁时被选入莫斯科艺术剧院(Moscow Art Theatre)担任学徒。在她在M.A.T.的早期职业生涯(1914-1918年)中,她可能出现在约18部电影中,这让她与图尔詹斯基(Tourjansky)、博莱斯拉夫斯基(Boleslawski)和米·契诃夫(M. Chekov)等人接触。她的最后一部俄罗斯电影《面包》(1918年)是第一部共产主义宣传片。从1917年起,她出现在主舞台和M.A.T.首个工作室上演的“经典”剧目中。她的导师涅米罗维奇-丹琴科(Nemirovich-Danchenko)在1920-1925年间于新成立的M.A.T.音乐工作室(M.A.T. Musical Studio)的先锋派制作中展示了她的才华。她被苏维埃政权授予“共和国的值得艺术家”称号。
1925年12月M.A.T.纽约首演八个月后,她拒绝与M.A.T.剧团一起返回俄罗斯,并随后叛逃。她在洛杉矶舞台剧《奇迹》(The Miracle)中扮演修女角色时被好莱坞工作室注意到。她的电影首秀是在《白鸽》(The Dove,1927年)中的小角色。她在《笑面人》(The Man Who Laughs,1928年),《罪恶街》(Street of Sin,1928年),《纽约码头》(The Docks of New York,1928年)和《被遗忘的面孔》(Forgotten Faces,1928年)中的戏剧性表演为她赢得了1928年的评论赞誉。她在早期派拉蒙和福克斯有声电影中的黑暗/荡妇角色几乎毁了她光明的开端。舞台化的做作和浓重的口音使她被降至配角位置。她在米高梅(MGM)三部电影中包括臭名昭著的《怪人》(Freaks,1932年),表现得很有优势,表演放任且传奇。
在1931-32年出现在西海岸舞台作品后,她在派拉蒙的一部最后电影之后,于1933年永久离开前往百老汇舞台。从1933年到1943年,她在各种百老汇作品中主演,然后在《猫与小提琴》(Cat And The Fiddle)、《二十世纪》(Twentieth Century)、《大酒店》(Grand Hotel)和《白痴的快乐》(Idiot's Delight)的巡演公司中巡演。她于1936年在伦敦舞台的《去处》(Going Places)中首次亮相。1943年在《克劳迪娅》(Claudia)中担任的最后一个大角色让她忙碌了两年(1941-1943年)。1943年她返回好莱坞以重现她的舞台角色。随着她进入退休状态,一些夏季巡演和偶尔的夜总会演出随之而来。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奥尔加接受了理查德·兰帕尔斯基(Richard Lamparski)、凯文·布朗洛(Kevin Brownlow)和约翰·科巴尔(John Kobal)的采访,他们都认可了她在表演艺术中的独特贡献。她于1974年9月6日在瑞士沃韦去世,健康状况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