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沃纳 (1941) David Warner
著名的性格演员大卫·哈特斯利·华纳于1941年7月29日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父母是艾达·多琳(哈特斯利)和赫伯特·西蒙·华纳。他是非婚生子女,由父母分别抚养,最终与他漂泊不定的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他直到母亲临终时才再次见到她。作为一个来自功能失调家庭的独生子,年轻时的大卫在学业和体育方面均无突出表现。他上过八所学校,并“在所有学校的考试中都未能通过”。经过一连串的零工后,他在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ADA)出人意料地被录取,并成为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一员。 当他开始演戏时,并不是出于对职业生涯的期望,而是为了逃避(用他自己的话说)“混乱的童年”。华纳受到一位老师的早期指导,并于1962年在皇家法院剧院首次登台演出,饰演托尼·理查森执导的《仲夏夜之梦》中的斯诺特。一年后,他成为皇家莎士比亚公司演出的最年轻的哈姆雷特饰演者。喜剧可能不是他的强项,相较于福斯塔夫、莱桑德以及多次扮演的亨利六世。最终,他对戏剧感到不满,并被舞台恐惧症困扰了数年,华纳发现自己更适合影像媒介。他的首次重大突破来自于他在《仲夏夜之梦》中小角色的表演,因为托尼·理查森选中了他出演其滑稽搞笑的时代剧《托姆·琼斯》(1963年),饰演争夺阿尔伯特·芬尼对苏珊娜·约克的爱慕的奸诈、满脸青春痘的对手布里菲尔。随后,他在大银幕上以电影《摩根:一个值得治疗的案例》(1966)扮演标题角色,正式成为主角,华纳在其中饰演一名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疯狂艺术家,他极力想重新赢回他的前妻(由凡妮莎·雷德格雷夫饰演),甚至包括炸掉他的岳母。在另一部不同寻常的讽刺片《工作是四个字母的词》(1968年)中,华纳扮演了一位在未来自动化世界中种植迷幻蘑菇的企业弃儿。与他在RSC的两年哈姆雷特演出相结合,华纳24岁时已成为一名明星。 到了1970年代,他已成为英国最炙手可热的性格演员之一,并在大西洋两岸享有一个辉煌且多产的职业生涯,在整个过程中,他很少拒绝提供给他的角色。身高且样貌有些笨拙,华纳擅长演绎麻烦的、内省的独行者、弃儿和异类或彻头彻尾黑暗的角色。后者包括在《大屠杀》(1978年)中的纳粹党卫队将军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时光倒流未了情》(1979年)中的开膛手杰克、《星际迷航:下一代》(1987年)中的皮卡德的虐待折磨者加尔·马德雷、《泰坦尼克号》(1997年)中的反派前平克顿探员斯派瑟·洛夫乔伊以及《时间大盗》(1981年)(乔纳森·普莱斯拒演的角色)和《创》(1982年)中的邪恶天才。他还在《弗兰肯斯坦》(1984年)中饰演罗伯特·鲍威尔的怪物。 较不古怪的角色让他在《凶兆》(1976年)中饰演被预言死亡的摄影记者,他形容和格利高·派克一起工作的经历是他职业生涯的亮点之一;在《星际迷航VI:发现的国度》(1991年)中饰演令人同情但同样命运多舛的克林贡大臣戈尔坤,以及《巴比伦5》(1993年)中追寻圣杯的悲伤、可爱的幻想家阿尔多斯·加吉克。华纳还出演了由导演山姆·佩金帕亲自挑选的三部电影,其中最好的一部可以说是喜剧西部片《凯布尔·霍格的歌谣》(1970年),华纳饰演目光游移、漂泊不定的传教士约书亚·邓肯·斯隆。因此,华纳凭借在迷你剧《玛萨达》(1981)中饰演罗马参议员庞波尼乌斯·法尔科获得了艾美奖有限剧集最佳男配角奖。在经过长达三十年的舞台缺席之后,华纳于2001年重返舞台,出演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中的安德鲁·安德沙夫特一角。在2004年,他在英格兰切切斯特戏剧节上主演了《李尔王》的标题角色。最近,他在电视上饰演《低语女阴》(2014年)中的亚伯拉罕·范海辛教授、《开膛街》(2012年)中的马克斯·斯坦纳拉比,以及在《华伦达侦探》(2008年)中饰演肯尼思·布拉纳的垂死的父亲。 作为一个引人入胜的银幕形象,这位永远多才多艺和魅力无穷的大卫·华纳于2022年7月24日在英国伦敦诺斯伍德娱乐业看护之家德恩维尔大厅因癌症去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