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C·赖利 (1965) John C. Reilly
角色演员、戏剧主角或搞笑的喜剧配角?凭借已有的惊人多样的角色,约翰·C·赖利多年来成功演绎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角色,从卑鄙的无赖到可爱善良的角色。 作为六个孩子中的第五个,约翰·克里斯托弗·赖利出生于芝加哥,父亲主要为爱尔兰裔,母亲为立陶宛裔美国人,他成长在芝加哥艰难的西南地区。他的父亲也名为约翰,经营一家工业亚麻供应公司。赖利8岁时开始在业余舞台上演出,在古德曼戏剧学校受训并最终成为芝加哥著名的Steppenwolf剧院的成员。 他的电影突破来自在越南战争剧情片《战争受害者》(1989)中的一个小角色,在影片拍摄的早期阶段,布莱恩·德·帕尔马非常喜欢他的演出,以至于在拍摄开始时将他重新安排为一个主要角色,扮演一名意图强奸的士兵。赖利在整个1990年代不断获得动能,并在《雷霆壮志》(1990)、《阴影与薄雾》(1991)、《不一样的天空》(1993)和《怒河狂奔》(1994)等影片中展示了他多才多艺的演技。他成为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电影中的主要演员,并在《悉尼》(1996)、《不羁夜》(1997)和《木兰花》(1999)中找到了他最好的角色。在特伦斯·马力克的战争史诗《细细的红线》(1998)中,他因扮演被派往前线的士兵而获得了更高的评价。 在舞台上,赖利曾在百老汇的《愤怒的葡萄》中惊艳观众,在Steppenwolf剧院的《欲望号街车》和《奥赛罗》中演出,并因与另一位无可挑剔的角色演员菲利普·西摩·霍夫曼主演的《真实的西部》而获得外部评论家圈奖和托尼奖提名。2002年,赖利凭借《时时刻刻》(2002)、《好女孩》(2002)、《纽约黑帮》(2002)以及特别是《芝加哥》(2002)中饰演忍气吞声的丈夫艾莫斯·哈特,获得了电影领域他应得的认可。在这一角色中,他被谋杀犯妻子罗西(蕾妮·齐薇格)当做替罪羊。凭借这个角色,他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自那时以来,他的身价显著上升,并进一步扩展了他的电影剧目,出演了从戏剧角色,如《凯文怎么了》(2011)、《飞行家》(2004)和《杀戮》(2011),到较宽泛的喜剧角色,如《摇滚之王》(2007)、《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鲍比的民谣》(2006)、《继兄弟》(2008)、《赛勒斯》(2010)和《锡达拉皮兹》(2011)。最近,他为迪士尼动画大片《无敌破坏王》(2012)中的主角配音。 赖利与制片人艾莉森·迪基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