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芭拉·史翠珊 (1942) Barbra Streisand
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是一位美国歌手、演员、导演和制片人,是娱乐界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她是唯一一位获得奥斯卡奖、托尼奖、艾美奖、格莱美奖、金球奖、有线电视ACE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皮博迪奖,以及肯尼迪中心荣誉奖、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和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卓别林奖的人。
她于1942年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母亲是转行做学校秘书的歌手戴安娜·金德(原名艾达·罗森),父亲是高中教师伊曼纽尔·史翠珊。她父亲在她15个月大时去世。她有一个哥哥谢尔顿,以及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萝丝琳·金德,这来自于母亲的再婚。小时候,她就读于布鲁克林的贝伊斯·亚可夫犹太学校。她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演员(或甚至是演员/指挥家的组合,正如她在一次演唱会上愉快地描述她的青少年时期)。
在作为夜总会歌手和纽约市外百老汇表演者的一段时间后,她凭借其独特而强大的声乐才华开始吸引兴趣和粉丝。1962年,她在哈罗德·罗姆的音乐喜剧《我能为你批发》首次登上百老汇舞台,并因此获得了托尼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和纽约戏剧评论家投票奖。第二年,她凭借第一张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个人专辑《芭芭拉·史翠珊专辑》(多次获得格莱美奖,包括“年度最佳专辑”)和《第二张芭芭拉·史翠珊专辑》(她的第一张RIAA金唱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些致力于作曲家哈罗德·阿伦的专辑为她赢得了评论赞誉,最重要的是在全美国范围内受到公众称赞。1964年,她在朱尔·斯泰恩和鲍勃·梅里尔的《滑稽女郎》饰演传奇百老汇明星范妮·布赖斯,并取得了另一场百老汇的巨大成功;此剧的主打歌《People》成为她的第一首热门单曲,她出现在《时代》杂志的封面上。经过多次音乐和综艺节目的电视嘉宾出场(如她因出演《朱迪·嘉兰秀(1963)》的一集而获得艾美奖提名),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签订了一系列年度电视特辑的独家合同。她制作的《我叫芭芭拉(1965)》(获得艾美奖)和《色彩我芭芭拉(1966)》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经过短暂的伦敦舞台经验以及与当时的丈夫艾略特·古尔德生下儿子杰森·古尔德后,1967年夏天,她在纽约市中央公园举办了一场难忘的免费音乐会《在中央公园的盛事》,该音乐会被拍摄并随后作为电视特辑播出(经过剪辑)。之后,她飞往好莱坞拍摄她的第一部电影《滑稽女郎(1968)》,这部电影是她舞台成功的电影版,由威廉·怀勒执导,于1968年上映并在美国和国外大获成功,使她成为国际“超级巨星”并获得多个奖项,包括最佳女演员奥斯卡奖。继一系列银幕音乐剧之后,如吉恩·凯利的《你好,Dolly!》(1969)和文森特·明尼利的《一目了然(1970)》,她希望尝试喜剧,于是出演了例如《猫头鹰与猫咪》(1970)和《博士好奇(1972)》这样的一些电影。然后她转向戏剧,并拍摄了《上沙箱》(1972)和经典影片《往事如烟》(1973),由西德尼·波拉克执导,罗伯特·雷德福共同主演。由马文·哈姆利施和艾伦·伯格曼及玛丽莲·伯格曼创作的《往事如烟》成为她最成功和最知名的歌曲之一。
她回到电视制作了一部作为音乐之旅的特辑,涵盖了许多世界音乐风格:《芭芭拉·史翠珊和其他乐器》(1973),然后回到她的范妮·布赖斯角色(因合同原因),在她热门电影《滑稽女郎》的续集《滑稽女人》(1975)中出演,第二年推出了她最具个人风格的电影项目之一《一个明星诞生》(1976),这是当年最大成功的电影之一,为此她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和她的第二个奥斯卡奖,凭借歌曲《常青》(Evergreen)。在唱片方面,她在70年代和80年代平均每年发行一张专辑,并拥有一系列成功的单曲和专辑,如与尼尔·戴蒙德合唱的《你不带花给我》(You Don't Bring Me Flowers)、与唐娜·萨默合作的《够了就是够了》(Enough is Enough)、她的电影《主要事件(1979)》中的《主要事件》和由比吉斯的巴里·吉布为她创作的专辑《罪有应得》,该专辑在全球售出超过1000万份。
她以1983年的音乐剧《燕特尔》(Yentl)作为导演的首次亮相,同时也饰演一位被迫伪装成男性以追求梦想的犹太女孩。这部电影总体上获得了积极的评价,Michel Legrand作曲,Marilyn Bergman和Alan Bergman作词的美妙配乐被认为是Streisand最出色的音乐作品之一。该影片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并在两个类别中获奖,但她并未被提名为最佳导演,这令她和她的众多粉丝感到失望,许多人认为这是学院奖最大的"忽视"之一。
1985年,她的专辑《百老汇专辑》(The Broadway Album)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赢得了一项格莱美奖,并帮助向新一代介绍了美国音乐剧的世界。1986年,在沉寂舞台19年后,她在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一个声音"(One Voice)中演出。此后,她重返银幕,在Martin Ritt执导的1987年剧情片《疯妇》(Nuts)中饰演一名被控谋杀的妓女,努力避免在审判中被贴上"疯癫"的标签。1991年,她出现在被许多人视为她银幕生涯巅峰的《潮汐王子》(The Prince of Tides)中,饰演一个试图帮助一名男子(Nick Nolte)寻找过去生命片段的精神科医生。这部影片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但再次未获最佳导演提名),然而,她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DGA)最佳导演提名。1994年,她时隔27年再次登上舞台,进行了一系列售罄的演唱会(其中一次的电视版本为她赢得了另一个艾美奖)。
在1990年代,她打破了几项个人记录:连续两张专辑(1993年的《重返百老汇》(Back to Broadway)和1997年的《更高的境界》(Higher Ground))登上榜首,并成为唯一一位在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都在公告牌榜单上获得过第一张专辑的艺术家(2009年她凭借爵士专辑《爱的答案》(Love is the Answer)将这一记录延续到21世纪)。1996年,她主演并导演第三部影片《镜中双姝》(The Mirror Has Two Faces),与Jeff Bridges和Lauren Bacall共同出演。该影片有一个"女孩得到了男人"的结局,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于翌年嫁给了著名电视演员James Brolin。
2000年,她将事业重心再次放在音乐会("永恒"(Timeless)),并于2006-07年进行了一次欧洲巡演。她仅出演了另外两部影片,在Ben Stiller喜剧《拜见岳父大人》(Meet the Fockers)(2004年)及其续集《拜见小丁人》(Little Fockers)(2010年)中饰演性治疗师母亲,搭档是Dustin Hoffman和Robert De Niro。2010年她出版了一本书《设计的激情》(Passion for Design),并在2011年发行了一张全部演唱Bergmans作品的专辑《最重要的是》(What Matters Most),并在发布时名列前十。
在长时间休息后,她于2012年圣诞季凭借由Anne Fletcher执导,与Seth Rogen共同主演的母子电影《罪恶之旅》(The Guilt Trip)作为主演回归,现在正在筹备众所周知的Jule Styne音乐剧《吉普赛》的电影版。在近50年的职业生涯中,Streisand以个人和特的方式为娱乐产业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跨时代的粉丝群;她拥有强大且广为人知的嗓音范围,以及嘈杂且常常自嘲的幽默感,这并未阻止她展现其个性中严肃和戏剧的一面。她对社会公正充满强烈的政治信念贯穿于她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她毫不掩饰自己的信仰;其愿意为信念付诸实践的精神招致了来自持相反政治观点的人的猛烈攻击,但这并未阻止她在信念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她曾获人权活动人道主义奖、1995年布兰代斯大学的艺术与人文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哲学荣誉博士学位,并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指挥官的称号。她通过Streisand基金会支持许多人道主义事业,并在多年中始终是一位坚定的环境主义者;1987年,她出资设立了环境研究教席,并将其占地24英亩的地产捐赠给圣塔莫尼卡山保护区。此外,她还是克林顿气候变化倡议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项努力汇聚了全球主要城市的联盟,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她是接近她内心的社会和政治事业的主要代言人和筹款人,并经常将其现场音乐会表演的收益捐给她支持的项目。